close

記憶如同拼圖,靜默散佈角落,
一拼湊起來就巨大如四方宇宙鋪蓋,再無其他。

說回來一年時要寫點回顧。
離一年還有十天左右,雜陳百味已逐漸浮現。

這一年充滿很多事情。事實上每年都有這種感覺。
度過08年夏天的計畫、秋天的焦慮與辛苦。
是個前所未有的高潮迭起秋季。
意外的落花朵朵、面對各種聲音的呼喚,
到今年年初的豁然,面對更接近大夢的喜悅,
在肯定中浮沉向前,步伐似乎更加堅定。

回來一年聽到些羨慕口吻。
聆聽自己的內心呼喊並實現之‧這點的確從來沒讓自己失望,
但那僅僅是因為害怕失望的落寞,而非導因任何出類拔萃的特質。
實現是太多太多爹娘的愛灌溉的。
因為距離而犧牲的人事物也所在多有,暗自咀嚼著這些代價,
告訴自己生命向來公平,我不可能全盤皆贏。
輕聲告訴自己的同時,生命的骨牌似乎又順利倒下一塊,離理想境地近了一點。

這是失眠最多的一年,也是想念繽紛的一年。
有時候只是個食物,一個畫面,或是一句話,
彷彿就能輕易坐著時光機回到歐洲某個場景。
如果每造訪過一地就留下隱隱的絲線牽引,此時此刻身上佈滿許多各種大小絲線,
輕輕一觸就揚起翅膀,飛躍幾萬英里回到優雅的街道城鎮,與歷史再次纏綿。
想念是因為曾經愛過,而非歐洲樣樣皆好。
旅人的目光短暫因而綺麗,身為短期歐洲人,目光中多點犀利,多些挑戰。
走得越遠,心理對故鄉的眷戀就蔓延越廣。
好是比較得來的,很希望所有往外走的台灣人都能夠體會台灣之美。

過去的我老是在回憶與現在中搖擺,總是問自己要不要放掉過去,
特別是那些不完美的片段,還有曾經黯然神傷的上一章。
長久以來的難題我找到完美的答案--帶著過去奮力向前。
真正的成長,不是掩埋傷口,而是帶著傷口無畏地走下去。
十八歲的我這樣告訴自己。
實現這句話,也就實現人生大半。現在的我這樣告訴自己。

歐洲人好客優雅、愛自己國家,重視生活的特質對我有深刻影響。
對於生活的質我日趨重視,還開始有了定期回顧的習慣。
有什麼好點子想要找大家一起來實現,三不五時總想來個主題性的聚會,
天南地北聊天中總有著感動的激盪。

不嫌麻煩地招呼與邀請,這樣的熱情是親愛的朋友們傳遞給我的。
而談吐或笑罵之中還是不忘宣揚自己國家的好,
歐洲人流露的土親情感比美國人濃厚。

慢慢學會跟生活與歲月的現實妥協,逐漸修剪太多遠大的夢想,
也知道短時間內應該不會重返歐洲,但那不意味著凋零。
永保這樣的鮮明感動, 保持當初每次茶餘飯後的發願,
就是我去年帶回來,至今仍然如履薄冰
想要小心翼翼維護的紀念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miss 的頭像
    lamiss

    we weren't born to follow-流浪者之歌

    lami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