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。
回家的路上想起這首詩,
作為二度週年慶的注解,不可不謂貼切。
希望所有悲傷的情緒,可以在今年底一起隨著煙火,灰飛煙滅。
至少在意志上應該要有所整頓。
某人回家之後心情很好,變得愛跟我說話。
開始思索接受別人的忽冷忽熱,是不是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。
身體與意志也許都習慣恆定,不了解倏忽的變化才是真實人生。
太僵直只會讓自己受傷,就像練瑜珈,不斷軟化是唯一的意念。
當然有些鐵則是不會變的,這天知地知,你我皆知。
(這些藏在心底就好。)
以前在乎這幾年的空白,總覺得這樣在形式上欠缺什麼。
這幾天想想,一輩子的時間的確漫長,這幾年的空白荒蕪,
就分子分母比來說只是微小的一個比例,也不必太過執著。
這種事情會不會水到渠成呢?
會不會像小說裡的大筆一揮,一切就成就呢?
只要不是城傾所造就,應該都是樂事。
有時候寫著寫著會覺得,這人生活一定很力不從心,
老是叫自己不要執著什麼的。
我想我的出發點跟口吻就跟那些暢銷書作家一樣,
毋寧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自在,而簡單就是最重要的一個生活要件。
有些事情就算做不到,還是要努力掛在嘴邊的。
例如早睡早起,例如天天開心,
例如那些條約的前言,
例如成山成塔總是不能實現的 期望。
全站熱搜